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危机早期预防体系构建

日期:2023-08-12 10:01:03 来源:中国青年网

大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这个时期生理已经基本成熟,具备成年人的体格和生理功能,但是心理上还存在易冲动、情绪稳定、自我认识冲突等情况,当遇到就业、学业、人际关系等问题时,容易引发心理冲突,甚至导致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当前社会在高职院校中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危机管理方面都普遍存在“两重两轻”的现象:重日常管理,轻管理体系的建立;重事后处理,轻事前预防。正所谓“亡羊而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心理危机事件也并不是突然而至,很多时候学生会出现前期征兆,因此做好前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危机管理的预防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建立早期预防机制的目的及意义

危机的预防是高职院校心理危机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在建立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中一个必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中明确提到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心理健康监测、完善心理预警干预,实现早发现、早关注、早干预、早解决,以防未病的意识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工作。


【资料图】

二、高职院校心理危机管理预防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关系

高职院校应加强并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体系,积极发挥不同层级预警作用,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

(1)学生层级。本级预警体系包括学生干部及学生个人,此层级以学生为主,覆盖面广,消息渠道通达,是最易获取最新信息的有效机制。尤其是学生心理委员、学生心理社团成员等、具备一定的心理专业知识,是提高心理危机预防系统效能的重要措施,可以很好的发现同学中潜伏的心理危机。

(2)教师层级。教师层级包括高职院校各院系领导、任课教师及辅导员,其中辅导员是校园危机预防体系中的核心队伍,与学生能建立更亲密的信任关系。辅导员的专业技能与心理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其在学生思想教育及日常管理中的效果,当辅导员能把握日常环节,定期走访学生宿舍,深入学生之中,并具备敏锐的发觉能力,善于从学生的成长发展角度来看待学生的言行举止,就能发现端倪,把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学校层级。高职院校设立心理工作机制,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定期研判学生心理状况。设立专门机构,选拔具有心理学专业资质的专职心理教师从事心理相关工作,重点关注面临学业就业压力、经济困难、情感危机、家庭变故、校园欺凌等风险因素以及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学习生活环境变化的学生。通过活动、讲座、培训、咨询等一系列方式强化应急心理援助,有效安抚、疏导和干预,将高职院校心理危机事件爆发的可能性控制在最低的限度。

三、建立高职院校早期预防机制的具体措施

(1)开设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专题心理讲座。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已日趋完善,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已经非常成熟,高职院校要按上级文件要求设立心理健康必修课,同时开设与相关的选修课,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或自学获得心理知识,提高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

(2)团体训练和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中针对性的开展团体训练或者团体心理辅导是有效的预防心理危机的重要措施。团体的训练可以以认识自我、人际交住、自我成长、情绪控制训练等为主题,选取具有有着相同的兴趣、话题,或者困难和疑惑的成员组成团队,通过活动、感悟分享等形式,相互支持,彼此影响,最终得到很好的适应和成长。

(3)利用校园的各种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目前校园各种资源相当丰富,合理的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也是有效的预防心理危机的重要手段,如校内站牌、电子屏幕、公众号、新媒体、心理工作信息平台等。各种新颖的形式,可以大力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取得很好的效果。

(4)建立和健全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同伴朋友、老师等。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在心理危机预防中发挥很好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得到来自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体会到温暖和支持,有助于学生心理能量的获得,减缓心理危机的发展。

家庭是学生强有力的支持,但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却来自于家庭,由此,高职院校的心理工作不能仅限于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要加强家校联合,对学生家长提供心理教育,提升其心理知识水平,能在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中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状态。

心理危机预防是一个防未病的过程,只有心理危机早期预防的意识深入人心,从学院到学生形成一个联动的体系,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的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才能更好的构建和谐的校园,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文关怀的一种重要体现。(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贾文梦)

标签:

品牌展会
全国巡演